离焦镜背后的真相
我们都知道离焦镜在近视防控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一些不法商家却用 “假离焦镜” 织就了一张伤害孩子视力的隐形网。本应延缓近视发展的 “利器”,因为山寨品或验配不当,反而会变成加速近视的 “推手”。
近期在北海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门诊检查中,医生发现有孩子在某眼镜店验配的离焦镜验配参数不正确,长期的度数和视力不匹配,带来近视加速发展。
不少家长以为 “只要镜片是真的就行”,却忽略了验配的环节,即便是正品离焦镜,若验配不规范,度数不准确,也可能沦为 “无效防护”。
北海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王俐泓表示,配戴离焦镜的孩子要定期复查,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配戴离焦镜度数仍在快速上涨,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可以考虑改用角膜塑形镜或者重新验配多点离焦镜片(全天佩戴),结合低浓度的阿托品共同控制近视。
如何鉴别真假镜片?
教大家3步鉴别真假镜片,同时,我们一定要记得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来源、正规产品。
第一步:看包装标识
以新乐学镜片为例,正规镜片包装袋完好无损、信息清晰未涂改、防伪码可验证,扫描防伪码,核对扫码信息是否与包装标签信息:产品名称、产品代码、折射率、镜片光度等信息一致。
第二步:观察镜片细节
在黑色背景下,利用镜片膜层的反光,当膜层的反光刚好落到隐形标记上时,就能很容易的看到正品新乐学的隐形标记,核对隐形标记是否正确。
新乐学镜片上的微透镜呈蜂窝状排列,微透镜阵列内廓形状为正六边形,外廓形状近似于多边形,最外圈微透镜排列为2个、7个微透镜交替排列,共6组。
第三步:核查购买来源
正规渠道比如正规医疗机构、正规眼镜店,会要求提供验光数据,并且开具购买凭证。而非正规渠道卖的镜片,既不验光也不售后,出了问题根本找不到责任人。记住,镜片不是普通商品,必须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镜片直接影响视力健康,鉴别真假的核心,其实就是坚守三正规原则 -- 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来源,正规产品
验配离焦镜有诀窍?
那么验配离焦镜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假镜片”“假离焦”
《每日经济新闻》曾揭露几十元成本的镜片,贴上“离焦”标签就能卖出高价。这些劣质产品不仅以低价扰乱市场,更可怕的是让孩子的近视防控陷入 “假控制” 的误区。就像给生病的孩子吃 “安慰剂”,表面看似在防护,实则任由近视度数悄悄上涨。
“框不合适、瞳高瞳距不准”
为了离焦镜对近视的防控效果更佳,选择合适的镜框和确保镜片加工符合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镜框大小:
镜框大小需要根据孩子的脸型和头部尺寸来选择,确保镜片能够完全覆盖孩子的瞳孔,并且不过大或过小。
瞳高瞳距:
瞳高和瞳距是离焦镜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瞳高是指瞳孔中心到镜框下边缘的距离,而瞳距则是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
这两个参数须精确测量,以确保镜片的光学中心与孩子的瞳孔位置相匹配。如果瞳高瞳距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视觉质量下降,甚至加重近视。
“戴镜时间太短”
离焦镜的设计原理是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来延缓近视的发展速度,这需要镜片持续地对眼睛产生作用。
好比锻炼身体一样,只有坚持长期佩戴,才能逐渐积累效果,达到理想的近视防控目标。
此外,定期复查和调整近视防控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眼睛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近视的情况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定期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查和评估,根据检查结果调整防控方案,是确保离焦镜发挥最佳效果的关键。
个体差异
离焦镜片不是万能的,如果在医院正规验配,全天佩戴,用眼习惯也很注意,还是控制不住,那可能就需要进行更加系统的检查,考虑是否选择其他方式控制近视。
目前,在临床已经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前三名是:角膜塑形镜、多点离焦框架眼镜/多点软镜、低浓度阿托品。在北海爱尔眼科医院会根据每位孩子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定制防控方案。
对于离焦镜片的验配,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千万不要为了贪小便宜而因小失大,也不是拿走医院的处方单就能配到一副合格的离焦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