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道具类”假币案件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多发态势,该类案件严重影响货币正常流通秩序,损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我们要提高防范意识,警惕“道具类”假币。
一、“道具类”假币的定义
“道具类”假币是指仿照真货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等非法制作,并在票面上添加“影视道具”“魔术道具”“禁止流通”“prop money”“movie money”等字样或将票面信息修改为“中国影视银行”“天地银行”“中国魔法银行”等的假币。
二、案例回顾
近日有一名持100美元现钞的客户到银行网点要求兑换人民币,客户服务经理先使用专业的验钞设备对美元进行初步检测,发现在荧光反应、水印清晰度等多个关键指标上存在明显异常,经人工鉴别,发现美元正反两面均印制有COPY和movie pro use only的英语字样。客户服务经理立即报告营运主管,进一步核实并确认为“道具类”假币,便启动了假币收缴程序,向客户详细解释了“道具类”假币的特征,按照流程对假币进行收缴。
三、风险提示
1.“道具类”假币仿真程度不一,部分高仿品足以以假乱真,普通公众难以识别,易被不法分子欺骗,甚至卷入兑换真钞的违法行为。要防范“道具类”假币,坚守法律底线,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2.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道具类”假币,勿因好奇购买或持有,使用“道具类”假币,一旦误收道具币,应立即上缴银行或公安机关。
3.公众应时刻保持警惕,增强货币鉴别能力,收到现金时要识别真伪,特别是收到整捆或整把货币时,要拆开封条,逐张查看,切勿轻信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