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进步,印刻着青年人的足迹。一个国家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基层事务纷繁复杂,作为青年干部的我们,需要切身厉行,诠释属于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步入基层岗位,是名副其实的“真前线”,上传下达,向下去扎根基层沃土,与百姓打成一片,向上去发芽结果,提升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如何获取百姓问题或在组织中作出贡献,成为我们基层青年干部不可回避的课题。
以学习提升心气,一以贯之党性初心。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党性初心是我们干事的方向,不断总结的基层实践经验是我们干事的动力,二者均是我们青年干部的读本。在这本书中,我们要深化、内化、转化,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也要动情、动心、动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解决百姓遇到的难题。学的像样,干的成样,办的好样。
以律已强底气,一刻不停锤炼好作风。青年干部必须严于律己、心有公尺、慎始如终,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基层工作中,我们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五花八门的事,如果养成靠人情和事故来维系,那么将造成很大的隐患。心中的尺子,要衡量问题的长短,破除百姓心理的戒备,做好服务工作。心中的尺子,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切莫追寻一己私利,培养好的作风。
以细节见真章,矢志不渝做好服务事宜。水滴石穿,包村是青年干部踏入的一块敲门砖,刚开始对村里的大事小情是不了解的,百姓对你也是不了解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事前去学习归纳前辈的经验,交接好工作,注意轻重缓急。在与百姓沟通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好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抢着干,用态度去感化,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相信,真正将百姓事变成自己事。
基层岗位的第一课,青年干部来上课,做的出色,我们会更有动力,出了丑,我们会以此为经验,让丑样变成笑模样。当我们青年干部能听懂群众的“弦外之音”、办好群众的“关键小事”、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群众工作就会充满生命力,党的执政根基就会更加牢固。这既是对优良传统的传承,更是对时代使命的担当,让群众工作始终成为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