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8月28日,厦门市海沧区2025年厦金青年七夕交流活动现场,来自台湾新北的王鸿勋用舒婷《致橡树》里的诗句,形容他与妻子韩爽十年的婚姻。这个七夕,两对跨越海峡的夫妻,在海沧分享了他们关于相遇、相守的温情故事,暖意不断流淌在彼此心间。
2013年,向往《非诚勿扰》里真诚相遇的王鸿勋,在线上与来自甘肃酒泉的韩爽相识。彼时,王鸿勋因台湾公司外派来厦门一年多,而韩爽早在2010年就曾来厦实习,相似的城市记忆,成了两人走近彼此的第一步。“一开始会担心台湾和甘肃的文化差异,但相处久了发现,合拍比距离更重要。”2015年,两人决定结婚,为了兼顾双方亲友,他们在厦门、甘肃老家、新疆哈密和台湾办了四场宴席,“每一场都是满满的祝福,辛苦但幸福”。
如今,他们定居海沧,7岁的儿子成了家里的“开心果”。谈及婚姻经营,王鸿勋笑着说:“老婆是‘冷战型’,吵架我肯定先认输。”更让他安心的是,厦门与台湾的相近让他毫无隔阂——饮食、闽南话都像在家一样,回台湾老家坐飞机只要一个半小时,现在“小三通”也很方便,想家了随时能回。结婚十年,他始终记得交往时忘过一次韩爽生日的“教训”,此后每年七夕、情人节、生日,红包和礼物从不会缺席,“仪式感不是形式,是让对方知道被放在心上”。
两岸夫妻王泓勋夫妇
如果说王鸿勋夫妇的故事是“跨越地域的合拍”,那来自台湾彰化的刘俊麟,与海沧本地姑娘苏昂霞则是“本土与台湾的相融”。他们因同事之缘相识,如今23年的婚姻中,几乎没红过脸。“她是本地人,我吵不赢她,也不想吵。”刘俊麟的玩笑里满是宠溺,在他看来,婚姻的窍门很简单:不较真、少计较,多看看对方的优点。因为妻子是海沧人,刘俊麟很快便融入了本地生活,闽南语交流、闽南菜口味,都让他觉得海沧就像第二个家。
两岸夫妻刘俊麟夫妇
活动中,刘俊麟还不忘给年轻人们“支招”——现在很多年轻人爱宅家,生活圈太窄。多来参加这种交流活动,缘分会在见面时悄悄来。“两岸年轻人多交流,不仅能找对象,更能懂彼此,这才是最珍贵的。”
夜幕降临,海沧半城山水落日营地的花灯渐渐亮起,两对夫妻和其他嘉宾一起写下心愿。这个七夕,海沧的风里不仅有爱情的甜,更有两岸同胞守望相助的暖,原来跨越海峡的相遇不难,相守更易,因为心在一起,哪里都是家。(海峡导报记者 孙静 许茵茵/文 钟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