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家庭面对需要做儿童放疗的事实时,最大的担忧往往有两个:首先当然是能否治好病,其次则是治疗会不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学习和生活。传统放疗技术由于容易照射到健康组织,确实可能带来长期的挑战,但质子治疗的出现,则极大地改变了这一局面。
为什么儿童放疗更适合采用质子治疗?
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大脑和身体器官的持续发育阶段,传统光子放疗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心肺、骨骼、脊髓、胃肠等重要器官的放射性损伤,即使是低剂量照射,也可能引发生长停滞、神经认知障碍、脊柱侧弯等多种不良反应。
相比之下,若采用质子治疗来进行儿童放疗,对患儿远期智力水平发育的影响则微乎其微。这种差异背后的科学原理在于:质子束在介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中,可通过“布拉格峰”将照射剂量高度集中在肿瘤部位,使得包含皮肤在内的肿瘤前方正常细胞受照剂量极小,而肿瘤后方正常细胞几乎不受照射剂量影响。换言之,质子治疗的放射剂量高度集中在肿瘤病灶,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
以全脑全脊髓放疗为例,质子束对位于照射靶区前方的心脏、肝脏、肠道等正常器官几乎没有辐射,而光子束释放的辐射剂量则明显较高。
与传统光子治疗相比,质子治疗还可有效降低肿瘤二次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儿的预期寿命。根据Cancer上发表的研究数据,质子治疗可降低癌症患者放疗后二次原发性肿瘤风险约69%。
临床实践见证质子治疗在儿童放疗中的优势
质子治疗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如髓母细胞瘤、胶质瘤、生殖细胞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并通过大量临床案例得到验证。2018年美国放射肿瘤学年会公布的研究显示,5岁以下的髓母细胞瘤患儿接受质子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达84%。
以广州泰和采用质子治疗技术进行儿童放疗的临床实践为例(案例中涉及的儿童均为化名):
案例一:4岁女童琳琳(髓母细胞瘤)在接受质子治疗后,不仅肿瘤得到控制,且三个月后体重较放疗前增加4kg,身高增加3cm,智力发育良好,内分泌功能未见异常。
案例二:11岁的小军(鞍上池混合型生殖细胞瘤)接受30次质子治疗后,仅出现1级轻度骨髓抑制,无其他不适。治疗结束后2月复查显示未见复发或转移,恢复良好。
案例三:14岁的小凯(生殖细胞瘤复发转移)在既往接受过放疗的情况下,选择质子治疗并获得良好效果。治疗后约1个月,颅内和脊髓转移结节已基本消退,且无明显放疗反应。
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健康、完整的未来,而质子治疗正是在帮助孩子抗击病魔的同时,为其点亮新的希望,尽可能减少治疗对孩子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让他们在治愈后仍有无限可能去奔跑、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