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是全国第10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主题为“抓早抓小抓关键,更快降低近视率。”“抓早抓小”的重点是控制幼儿和小学低年级段近视发生率,也就是预防过早近视。
济南普瑞眼科提醒:预防近视,需保护孩子“远视储备”。远视储备下降过快被认为是导致过早近视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幼儿远视储备下降过快,对于减少小学低年级近视至关重要。
1、什么是远视储备?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随之拉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此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这个过程中,在不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前提下,儿童测得的“远视屈光度”一般被称作“远视储备”。
2、远视储备和近视有什么关系?
打个比方,远视储备就像小朋友把度数存在「视力银行」里面。随着年龄增长,眼睛发育,眼轴拉长,相当于远视度数被慢慢花掉。当眼睛发育完成时,“存款”正好花完(眼轴正常)就发育为正视眼;“存款”没花完(眼轴短)就形成远视眼;“存款”透支过度(眼轴长)则会形成近视眼。
3、远视储备是越多越好吗?
并不是的。
远视并不是正常的屈光状态。只是较低度数的远视,一般可以通过眼睛的自我调节来代偿,让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从而看清楚东西,不会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
如果远视储备过多(远视度数过大),超出眼睛本身的调节能力就会导致看远和看近都不清晰。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状况就有可能影响视力正常发育,从而导致弱视。
那么,远视储备值一旦过度消耗就意味着近视了吗?也不是的。
就像小朋友长个子有早有晚一样,每个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时,远视储备消耗的速度也不尽相同,这需要结合视力、眼轴、角膜曲率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远视储备值过度消耗只是增加了近视的风险,而不代表已经近视,这个时候需要引起重视,但家长也不必太过焦虑哦~
4、如何预防远视储备下降过快?
(1)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在阅读或进行近距离用眼时,家长要教育孩子端正坐姿,保持适当距离,一般为30到40厘米。近距离使用眼睛时间过长会导致视觉疲劳,降低远视储备。一般应遵循“20-20-20”规则,即每20分钟看屏幕后,休息20秒,望向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缓解眼睛疲劳。应尽量避免使用手机等需近距离长时间用眼的电子产品。
(2)户外活动不能少:建议每天至少进行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远离电子产品,享受大自然的阳光。户外活动可以包括跑步、游玩、踢球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活跃身心,维护眼健康。
(3)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应保证充足而柔和的光线,勿在昏暗或光照直射的环境中学习,避免光线对眼睛造成刺激。
(4)科学饮食:可以多给孩子食用胡萝卜、绿叶蔬菜、坚果和鱼类等富含维生素的餐食。定时就餐,少吃零食,提高孩子对健康饮食的认知。
(5)定期检查视力: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屈光状态和眼轴,及早发现视力和屈光问题。科学的检查有助于及时了解孩子的远视储备状况。根据医生的建议,为孩子选择适合的用眼习惯与防控措施,避免远视储备下降过快,减少近视提前或者增长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