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作为一门融合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对于剖析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张磊、杜江波等学者编著的《河北经济地理研究》,聚焦河北省这一重要区域,深入研究其经济发展的多元背景,全面分析各产业发展成效与特征,并对经济地理分区进行划分与评价,为区域经济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丰富且极具价值的参考。
河北省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其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河北经济地理研究》的出版恰逢其时,它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资源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研究
该书开篇深入探讨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包括土地、矿产、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现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与制约作用。同时,详细梳理河北省的社会历史变迁,从古代经济发展的脉络到近现代工业化进程,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当前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书中对河北传统产业集群的历史溯源,揭示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为理解当前产业布局提供了历史维度的视角。
各产业发展成效与特征分析
该书深入剖析了河北省制造业在 “十四五” 时期的发展成效,如产业规模的扩张、技术创新的突破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同时,分析了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如产业结构偏重、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河北省制造业的转型对河北省农业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涵盖了粮食生产、特色农产品种植、农业产业化等多个方面。书中指出,河北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同时,也探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土地流转、农业科技创新等问题以及商贸物流业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降低流通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该书关注河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在 “十四五” 时期的发展成就,如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升级、旅游品牌的打造等。同时,分析了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如旅游产品同质化、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并提出了提升河北省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书对河北省沿海地区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分析,强调了海洋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面临的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等问题。
经济地理分区与评价
该书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对河北省进行了经济地理分区划分,并对每个分区的发展特征、优势与劣势进行了详细评价。通过这种分区研究,为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对于经济发达的环京津地区,提出了加强与京津协同创新、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建议;对于资源型地区,强调了产业转型与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河北经济地理研究》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著作。它通过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全面研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区域经济发展画卷。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理论,如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理论、经济地理分区评价模型等,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研究成果,该书为深入研究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联系、产业协同以及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书中关于河北省与京津地区产业对接、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研究,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研究内容的不断完善,关于河北省经济地理的研究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河北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为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探索》编辑部主任,研究员金华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