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叙州区合什镇是成宜高速进入宜宾境内的第一个乡镇,素有“宜宾北大门”之称。近年来,合什镇立足资源禀赋,围绕“营镇聚产、产镇融合”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铆足干劲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宜宾市叙州区合什镇)
寒冬时节,合什镇变“冬闲”为“冬忙”,积极推进农业项目建设,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筑牢基础。在位于合什镇万家村的2024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上下田坡道建设、田埂回填等工作,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图为合什镇2024年高标准农田)
据该项目负责人陈建介绍,目前项目已完成65%的工程量,预计今年3月底前竣工,确保在大春生产前交付农户使用。
此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怡村、高屋村、万家村等5个村,总面积达2850亩。叙州区合什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军表示,项目建设内容涵盖田形调整、机耕道路、提灌站等。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提升农业机械化使用率,预计农户粮食亩产可达1200斤以上,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户均增收500元以上。合什镇万家村村民张国权说:“高标准农田项目让粮食增产增收,给农民带来了很大帮助 。”
(合什镇2024年高标准农田)
临近春节,叙州区合什镇越溪河畔的越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同样忙碌。在晾晒区,工人们熟练地将手工面挂在晾晒架上,全力赶制订单。据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吴淑辉介绍,今年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0%,目前生产和销售均处于旺季。
(工人正在晾晒手工面)
作为合什手工面生产厂家之一,越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手工面180吨左右,年产值420万元左右。同时,公司还吸纳当地22名村民务工,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力量。
(工人正在晾晒手工面)
合什镇天祥村村民严文成毕业后便在这里学习做拉面,每月收入从最初的几百元提升到了几千元。他对这份离家近又能照顾家庭的工作十分满意:“总体来说,我对现在的生活还是很满足的。”
(越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除了农业产业和食品加工业,合什镇还依托越溪河畔的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业。河畔两边乡村民宿错落分布,白墙黛瓦与山水相融。春节临近,这里的民宿也逐渐迎来一波返乡客流高峰。
(越溪河畔两边的乡村民宿)
游客樊玉容告诉记者:“听闻这里民宿不错,入住后发现房间还能一览风景优美的越溪河。这次除了欣赏美景,还打算带些当地特产回去。”
2020年投用的小桥流水民宿融入古建筑风格,大厅内摆放着合什手工面、花生等特色农产品,让游客感受浓厚乡土气息。民宿负责人冯根川称:“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当地经济更活跃,村民的农产品也更好销售。”
(合什镇民宿)
合什镇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融合与互补。2024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亿元,同比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6000万元,建筑业产值完成2000万元;招商引资金额达3940万元,同比提升三倍之多。2025年,合什镇还将打造全市镇域示范性综合性就业创业平台,结合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环境素养,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合什镇)
“2025年,合什镇按照聚人、兴业、融城治景的思路,共谋划镇域经济发展项目42个,预计总投资6.33亿元;拟开工项目30个,预计总投资3.59亿元,已争取到项目资金7400余万元,目前正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合什镇党委副书记甘新建介绍,未来,合什镇将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就业创业示范园建设,持续争取项目及资金,助力产教研学示范区和就业创业孵化园取得初步成效 。(龙怡 徐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