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村积极响应国家环保号召,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如今,这项绿色革命已在这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走进河北村,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环保的气息。色彩鲜明的分类垃圾桶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垃圾收集工具,而是成为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环保习惯的“导师”。蓝色的可回收物桶、绿色的厨余垃圾桶、红色的有害垃圾桶和黑色的其他垃圾桶,各司其职,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清洁与美丽。
“起初,村民们对垃圾分类并不理解,甚至有些抵触。”村书记孙滟回忆道,“但我们没有放弃,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横幅、设置宣传版面等多种方式,不断向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现在,村民们对垃圾分类的热情和支持令人动容。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分类规则,将各类垃圾准确无误地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中,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在河北村,你可以看到,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都能熟练地说出各类垃圾的分类方法和投放要求。
为了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村里不仅设置了多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还招募了一支由热心村民组成的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小陆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年轻有为,责任心强,自从担任督导员以来,每天都坚守在岗位上,耐心指导村民分类投放垃圾。
在河北村,像小陆这样的督导员还有很多。他们身穿统一的制服,佩戴醒目的工作证,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每当有村民前来投放垃圾时,他们都会热情地迎上前去,仔细检查垃圾的分类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河北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了管好用好这支督导员队伍,河北村村委会也下足了功夫。他们制定了详细的督导员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对督导员的工作职责、培训教育、监督考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和明确。同时,村委会还定期组织督导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
除了日常管理外,河北村还注重发挥督导员的宣传作用。他们利用村里的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同时,督导员们还经常在村里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和实践活动,让村民们在实践中掌握垃圾分类的技巧和方法。
如今,河北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村民们已经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村里的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和美丽。未来,河北村将继续深化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设施,努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