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英,中共党员,湖北恩施人,现为宜宾市叙州区高场镇青山村村委会副主任,宜宾市叙州区时代强英家庭农场农场主。2019年正值花样年华的她,没有留恋都市的华灯璀璨、车水马龙,毅然选择和爱人一起回到家乡宜宾高场镇青山村老家创业。回乡后,徐兰英换下高跟鞋、束起高马尾主动挑起农村家里的担子。从2019年开始不仅把自家的土地全部种植了高梁等粮油作物,更是积极流转土地,走上了粮经复合生产发展的道路。
故土难离,回乡创业
当初中专毕业后的徐兰英和很多人一样背起行囊踏上了千万打工人的异乡打拼之路,外出多年也只能是拿着打工存的那点钱换取在每年春节时和父母、孩子的短期之约,春节过后又期盼着下一个节日的全家团员。2019年春节,徐兰英和丈夫看着眼前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和村里越来越多的撂荒土地,考虑再三最终决定结束远离家乡的打工生涯,回乡种地留守家乡创业发展。
边学说话,边学技术
湖北恩施人徐兰英刚到宜宾甚至都听不懂本地人说话。她从简单的字、词开始每天跟着家里人学宜宾话,然后跟着身边的邻居说宜宾话,再到现在走哪都跟人讲宜宾话,成了地地道道的宜宾媳妇。
常言说种地难,种好地更难。徐兰英作为一个外地来宜的新手农民,刚开始又缺技术又缺门路,面对庄稼完全束手无策。但她有股子不服输的劲,缺技术咱就学,最开始跟村里的老庄稼人学,在村里图书室看书学,通过手机网络学,后来跟着区农业农村局的专家老师们学。这时徐兰英知道了有高素质农民培训这个事,从此一头扎进学习班,从区级果树种植技术培训到省级川农大粮经复合种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徐兰英像块海绵吸收着能接触到的每一个种养殖新技术。徐兰英接触的培训层次逐渐提高,自己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
学习回来,每天一得空就蹲在地里识别各种农作物病虫害,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即电话咨询老师。需要时更是请来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随着徐兰英在农业技术上取得很大进步,她的个人容貌上也有了很大变化,用村里邻居的话说她从一个白白净净的城头人变成了“徐二黑”。徐兰英凭着勤劳、好学、执着的态度,农技知识掌握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徐二黑”这个名号也从青山村扩散到附近村,从最开始种地时的向别人学,变成现在很多老农民遇到农作物病虫害来找“徐二黑”问,在“学”与“问”中,徐二黑不折不扣的把所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她也在交流中巩固强化了专业技能。2020年至今徐兰英连续四年入选宜宾市叙州区农村实用人才库,并作为优秀农民创业者多次参加省市区各级高素质农民培训学习。
唯有思变,才有出路
从回乡发展农业生产开始,徐兰英就认识到仅靠传统的单门独户刀耕火种难以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唯有不断思变,才更有出路。2021年11月,徐兰英在叙州区农业农村局、高场镇、青山村村委会等各级各部门的指导下注册成立宜宾市叙州区时代强英家庭农场,翻开了作为新型职业农民之路的新篇章。
曾经见人都怕说话的“徐二黑”为了作物增长、产业增收,不仅是主动学主动问,提升自己的农技水平,更是硬起头皮借助培训会公开分享种植技术经验。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走出青山村、走出高村镇、走出叙州区,珍惜每一次跟企业老板、领导认识接触的机会,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增加见识开阔视野,做好学习交流笔记,回来揣摩并实践做到学以致用。今年初联合青山村村委会前往山东考察,并洽谈成功引进温室智能大棚芽苗菜种植项目。
借助国家乡村振兴东风,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等惠农政策扶持下,2022年宜宾市叙州区时代强英农场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达300亩,其中轮作种植芽菜300亩,高粱中药才复合种植50亩,全年总收入100万元,纯收入15万元。同时积极带动全村200余户农户发展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200余亩,并为周围村民提供10个就业岗位,吸纳附近村民到本农场务工80余人次、1800余个工天,实现增收13余万元。2023年春季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280亩,高粱中药材套种23亩,2023年1月—4月解决村民务工60余人次、600余个工天,帮助村民增加收入4万元左右。
共谋发展,共同致富
周边群众看着徐兰英种得越来越好的庄稼,主动前来学习经验方法。在她的带动影响下,有的提升了种植技术,有的调整了产业发展方向,有更多的外出务工村民选择回乡创业。
张明,宜宾市叙州区高村镇青山村人,作为80后的张明,也曾经历了外出打工—回乡创业—创业失败—外出打工等历程,2021年张明受徐兰英创业事迹和家庭农场创收的影响,在和徐兰英多次深入交流后,决定再次回乡创业,从事粮经复合生产。在徐兰英的带动下,张明也于2021年注册成立了宜宾市叙州区张明家庭农场,他的家庭农场总面积60余亩,2022年主要开展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和蔬菜种植。张明说跟着徐兰英搞粮经种植比以前养兔好太多,前些年盲目养兔不懂技术,都亏钱失败了,现在一年下来不仅不亏钱还小有结余,同时也给周边村民提供8-9人的季节性就业机会,帮助村民增收5万多元。
宋朝军,宜宾市叙州区高村镇青山村人,脱贫户。在徐兰英的帮助下也注册成立了宜宾市叙州区新江农场,2023年开始产业转型,15亩家庭承包地全部开展粮经复合种植,上半年进行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下半年计划进行蔬菜种植,截止目前,为周边村民提供5-6人的季节性就业机会,帮助村民增收1万余元。
2022年徐兰英的家庭农场被评为宜宾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现有蓄水池400立方1个、100立方1个,芽菜酵池20立方2个、10立方1个,旋耕机(35码力)1台,小型联合收割机2台,播种机5台,农药喷雾机1台。2023年计划新增农业机具6台(包括无人喷药机)和500平米的科技智能温室大棚,家庭农场发展逐渐走向规模化、示范化、科技化现代农场。多年的摸爬滚打,徐兰英深深认识到要在探索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持续学习,向外拓展。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以生产安全、绿色的农产品为己任,依托家庭农场为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产业。
徐兰英坚信在党的惠民利民政策支持下,她及她周边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将会越来越好,真正成为叙州区发展现代农业大旋律中的时代强英。(叙州区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