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和西南石油大学联合主办的“新的文化使命与时代新人培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有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80余所高校的师生,也有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牵头的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的7个中小学的老师代表。参会师生共计500余人,其中老师200余人,硕博士学生300余人。开幕式上,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四川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宣传思想与统战工作处处长李大鹏,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先后致辞。开幕式由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衡彤主持。
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代表西南石油大学向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高校是文化重地、人才高地和育人基地,肩负着传承创新文化的职责使命。举办此次研讨会,就是要碰撞智慧、集思广益,携手并进、同题共答,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我们要践行好新时代新文化使命,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守正创新,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在开幕式上以《以文化创新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图景》为题作大会报告。冯刚教授详细阐述了文化思想的当代意义,指出文化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文化思想为这一创新指明了方向。这场报告将文化自信、文化创新与新时代的教育改革紧密结合,获得了在场学者的高度评价。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随即进入了主旨报告环节。武汉大学主流意识形态研究院院长项久雨教授分析了文化思想的哲学基质;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教授对如何把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探讨;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教授分享了他本人近期关于数字化支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思考;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科教授以对如何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进行了分享;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晓勇教授阐释了文化思想的辩证特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国峰教授解析了文化思想的育人价值;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童建军教授指出,通达美好生活是中华民族现代道德文明的重要价值追求;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靳玉军教授对“两个结合”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路进行了梳理;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学勇教授强调要推动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贯通联动,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不断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创新;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崔发展教授剖析了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会议闭幕式由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林莉教授主持,各分论坛代表汇报了各组的研讨情况,会议最后由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德刚教授作总结发言。孙德刚在总结时指出,本次会议主题聚焦,紧紧围绕着新的文化使命与时代新人培养来切入,会议观点鲜明,理论性强,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会议风采多样,各具特色,启迪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切实享受到一场理论盛宴。
本次学术研讨会聚焦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与价值意蕴、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原创性贡献、新的文化使命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等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开展了深入研讨和充分交流,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研讨会气氛热烈、视角多元,注重学理探究,关注现实问题,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筑牢文化根基与涵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张健丰、李建楠、宋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