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本无名,却可以是凝固的史诗,诉说着浙里千年的金石气象。近日,浙水敷文——浙江名碑名刻拓本展在杭州孔庙碑林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主办,浙江省博物馆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协办。
展览首次汇聚浙江全省9市、27家文博单位管理、收藏的名碑名刻41通(组),以时间为序,分为“秦风汉韵”“魏晋风度”“唐诗之路”“风雅两宋”“富庶江南”五个单元,以拓片、实物为主要形式,透过黑底白字,再现了两千余年来一幕幕发生在浙江大地上的历史画面。
2023年7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浙江省入选石刻41通(组),即是此次展览策划的起缘。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以浙江省集中收藏、展示石刻最多的场所——杭州孔庙碑林为展地,跨地域搜集、制作全省名碑名刻拓片,并附以所藏相关石刻加以展出。开展之际,正值全国首届名碑名刻对外公布一周年。
本次展览汇集众多珍贵文物,包括距今已2200多年、浙江现存最早的石刻的拓片——《会稽刻石》,“会稽”即是现在的绍兴,该石可上溯至公元前210年,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南巡时留下的,这方刻石由丞相李斯所书,与《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
秦会稽刻石
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碑刻——《汉三老讳字忌日碑》的拓片,碑刻现藏于杭州西湖孤山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是西泠印社名符其实的镇社之宝。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
杭州西湖现存最早的摩崖题刻拓片——《唐天宝六年(747)源少良等神尼舍利塔题名》,位于飞来峰神尼舍利塔遗址附近。
唐天宝六年(747)源少良等神尼舍利塔题名
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刻星象图之一的拓片——《钱元瓘墓石刻星象图》,该星象图是杭州孔庙碑林的重要馆藏文物。
钱元瓘墓星象图石刻
孔庙碑林所藏的镇馆之宝——《南宋太学石经》拓片,这是全国现存众多石经中唯一由皇帝御笔亲书的石经。
南宋刻太学石经
展出的还有现藏于孔庙碑林的《南宋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赞石碑》拓片,由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画像,南宋高宗赵构撰文并书。
南宋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赞石碑
通过这些名碑名刻,可领略浙江大地厚重的历史人文,展现汉字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维系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此外,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同时开展杭州市范围内的名碑名刻评选活动,遴选出20通(组)作为首批名碑名刻加以宣传,以期让更多人关注古代石刻文物,实现“让文物活起来”的愿景,这20通(组)杭州市名碑名刻亦作为展览的一部分加以展出。
“浙自会稽刻石以来,丰碑巨碣,制作如林,然浸寻岁月,磨灭而仅存者,盖千百之什一尔。”这遍布浙江各地的41通(组)名碑名刻,仅仅是浙江两千余年幸留下来的石刻代表,它们或傲立于山林流瀑之间,或静伫于庙宇馆阁之内,历经风霜雨雪、日月流转,斑驳的表面至今散发着浓厚的金石气息。其拓片的集中展出,或可再现往者风光,引发来者可追。
展览展期:2024年7月3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后续有更多活动敬请关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