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才山,文化学者,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荣宝斋书法院特聘研究员。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浸淫国学、植根传统,身心双修、技道两进。追求中和之美、书卷之气、山林之风、晋贤之韵、庙堂气象及敬静净境。
早知先生之名,源于书道友人之赞。后在书展,得见先生本人,温雅谦和,君子之风,迎面而来。观其书作,清秀俊逸,精研净妙,盖书如其人是也。先生书法,于《圣教序》用功最深,复上溯魏晋诸帖,而又旁窥宋元,乃至近代诸儒,遍取百家之长,书法以中锋为主,篆籀之气内含其间,禅味尤浓,迺修来之故也,此非大根器者不可为之。
伍灯禅师云:“书法者,心法也。始于戒,成于定,证于慧,妙于悟。”华严经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故心生法生,文采彰矣。先生书法亦自心出,心静字静,静后求净,净中有敬。此三境界,乃修学之次第,非具眼者,无以知之。先生履历暗合此境界:曾任职于集安,斯地文脉绵递,厚史悠长,《好大王碑》即出此地,山水滋养,与古为徒,得其静;先生后又援藏,修己利他,隔却俗尘,又养一净;现躬笃于吉师大,尤倡国学、书法,更顶礼于古圣先贤,迺又一敬也。敬则与圣贤之心相印,若拈花一笑,无须言道,心自会意,下笔自有古风也。
先生饱读经史,博纳包容,兼收并蓄,于儒释道三家,皆有涉猎。尤对宋明理学大家王阳明深研不辍,王氏治学,谆谆善诱,常令弟子晓理明心,先生于此亦不二也。治学之法,颇类近代大儒马湛翁先生,湛翁云:“六艺之言,显于此土。三藏之奥,演自彼天。法界一如,心源无二。”先生书法,其书卷气渐浓,堪为学者型书家也。古联曰:“汲古得修绠,守道无异营。” 北宋晁明远诗云:“达理意无碍,豁如天地宽。”常此熏修,雅自心生,隳俗离尘,必高标于斯卋也。
书之优劣,全在境界,先生曾慨喟云:“技道两进;心佛一如。”有此境界者,几人欤?世人学书,偏于技,而轻乎道,重表不重里,本末倒置,此乃无明也,无明乃昧,众生知见也;无我而明者,佛知见也。先生枕侧禅书,不离左右,此即明心之要也。先生学书,直入道门,书之道,首令心空,心空非空,心空一切明,明则繁芜尽除,如如在在是也。
与先生晤,如沐春风,心常豁然,处处皆儒雅之风。《指月录》云:“每见佛来,即便回避。虽然如此,回顾东西,总皆是佛。遂以手掩面,乃至十指掌中,总皆是佛。”谈论娓娓,不离禅机。其含蓄温存,宅心固厚,践履笃实,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仁者智也,遂有“仁师”之谓也。宋邹浩云:“师似碧潭吾似月,东西南北总相逢。”若与心相通,自明其书也。
复观先生书作,从容恬淡,生欢喜心,予不揣谫陋,以蠡测海,管中窥豹。惶恐之际,缧絷拙文,以附骥尾也。
丙申岁杪搁笔于简修堂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