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万千科研工作者中的一位,我能用自己的所学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一点点力量,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使命。”在2023中国留学生论坛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研究员、德国汉诺威PhoniexD精英集群博士后石理平谦虚地说。
钱塘江畔,有雁归来。11月12日,百余位海归博士、不同城市欧美同学会分会的青年留学人员代表,以及各行各业海归创新创业人才代表们相会钱塘江南岸的萧山,共同参加2023中国留学生论坛。就在几天前,不少海外游子们迫不及待踏上回乡的路。这里有熟悉的风景,也有发展的新气象,他们共同商讨行业发展,心系祖国未来。
论坛好声音、新合作不断
时令已过立冬,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李民却仍觉大伙的到来让这座城市意暖融融。这是中国留学生论坛在杭州召开的第四个年头。而今年的这届论坛,恰是继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庆典后,总会在地方举办的首个留学人员专题活动。
活动由欧美同学会、杭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浙江省欧美同学会、杭州市委人才办、杭州市委统战部、萧山区委区政府联合承办。与往年一样,会议搭建起中国留学生与政府、企业、学术界的沟通桥梁,帮助中国留学生了解发展政策与机遇,呼吁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归国贡献所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海归新动能。
“我们期待更多青年留学人员在这片创新创造的沃土上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把智慧与力量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奋斗征程上,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青年留学人员的更大贡献。”李民说。
会议现场,杭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刘嫔珺在致辞中指出,“海外人才作为杭州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在推动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贡献巨大,尤其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引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呼吁广大海归英才和留学生来杭扎根,在奔涌的钱江潮头书写青春华章。
第五届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党组成员、浙江巴顿研究院中方院长冯长根以一个“老海归”的身份回望过往,也以“中华学子”的身份勉励后辈们,“要弘扬留学报国传统,首先要爱国,要立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投身创新创业创造的时代洪流。”
当天,活动现场不断产生好声音、金点子、新合作。在“数字医药产才融合发展的新机遇”论坛交流中,各位数字医药领域的技术、企业和政策层面的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医药产业发展、海归小镇建设与双招双引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中国留学生归国后有哪些发展路径?怎样让更多海外英才为区域注入海归新动能?为张开怀抱吸引更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落地创新创业,论坛现场还发布了《2023中国留学人才发展趋势报告》和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杭州·数字医药)三年行动计划,同时启用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实践基地。
留学报国的主旋律
今年的会议,一场主题为“海归博士人才归国创新的机遇与挑战”圆桌论坛显得格外热闹,各位海归博士分享了“留学报国”“新质生产力”“行业生态”等热门话题。祖国的盛景盛情,引发了在场不少归国人才的感怀。
作为一名医疗统计专业的学生,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牛津大学医疗统计系博士张瑞华这次来到杭州萧山,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感到备受鼓舞。“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留学人员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更应意气风发地迈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
有调查显示,当前在外留学人员中,年龄在26-35岁之间的占比达78%,留学回国与同期出国留学人数比超八成。新时代给予了广大青年留学人员走向世界的充足底气和平视世界的强大自信,也为留学人员提供了学成回国、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历史机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研究员、德国汉诺威PhoniexD精英集群博士后石理平正是时代大潮中的一员。
2012年,石理平首次走出国门赴美参加学术活动,这次经历让他有了外出历练、开拓视野的想法。博士毕业后,他前往德国汉诺威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从事飞秒激光物理与应用工作。在异国他乡,这个中国小伙俯下身钻研所学专业,学到了一身本事。
“在德国工作期间,教授很欣赏我,多次提出要帮我申请汉诺威大学的教职,但我始终更想回国工作。”石理平说,家国情怀是立身修养之本,在国外的日子里,他始终没有忘记报国初心。
2020年,石理平选择回国来到杭州发展,后加入西电杭州研究院成为一名研究员,主攻激光应用。作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杭州市萧山区共同建设的政校企协同发展的新型产教融合平台,西电杭州研究院给了他将激光研究转化为工业应用的探索平台。
在很多归国英才看来,以往在技术、人才支撑等方面国内和国外确实有差距,而如今,国内已有条件、也有能力去做国产高性能的产品。在杭州萧山,石理平找到了事业发展的应许之地,他在论坛上动情地表示,“我坚信,在西电杭州研究院,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也为杭州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力量。”
无论时代如何变幻,留学报国,一直是海外留学人员的主基调、主旋律。“创业虽然艰难,但国内的市场、政策和创业环境等让我们有信心和底气选择扎根于此。带着一颗心出去,就一定要带着一份收获回来。”当天的会场上,这已是诸多归国创业人员的心声。
英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对于怀抱梦想归国发展的青年才俊们来说,多少也颇为好奇,与他们连续多年相约钱塘江南岸的,是怎样一座能够放眼长量的未来之城?
为了让海外人才全方位感受杭州产城人文深度融合之美,本次2023中国留学生论坛还同步举行2023海外高校青年博士“访学访工访窗口”活动暨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会、2023年留学生专场招聘会等活动。特别是在“三访”路线点位的设置上,萧山“绞尽脑汁”,设计了“智彩杭城”“潮起湘湖”“共创未来”“产城融荣”等主题线路,力图用最具有科创、人文特色的地点击中海归博士心坎。
这些主题路线之中,就有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湘湖实验室、西电杭州研究院等不少萧山重大高端科研平台的身影。
人才要有用武之地,需要政府培育适宜技术研发的土壤。近年来,萧山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强区首位战略,高效推进平台策源行动,落地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浙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湘湖实验室、浙江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湘湖高新技术应用研究院等七大高端科研平台,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前不久,萧山“北斗七星”创新联盟揭牌。联盟以七大高端科研平台为主体,以区内重点链主企业自研机构为延伸成员,邀请区内相关经济部门、创投机构(产业基金)参与,以组团形式化“单兵作战”为“联动共赢”,进一步扩大科研平台影响力,支持平台与企业良性互动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服务、技术孵化,组成强大的引才聚才、成果转化矩阵。
创新环境的打造下,越来越多像石理平一样的海归人才,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创新创业热土。近年来,仅“北斗七星”创新联盟就已累计引进顶尖人才25人,引进各类人才近3000人,硕博学位或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超80%,新型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创新联合体90余家,孵化企业200余家。
“萧山是归国留学人员宜居兴业的沃土,我们为各类英才搭建了良好的制度、平台、政策环境,希望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勇抓时代机遇,勇挑民族复兴重担,来钱塘江畔施展抱负,为萧山发展注入新活力,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萧山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幸运的是,在聚集超过49万人才共同构筑未来的萧山,我们已然看见了一场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