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让青春在基层一线绽放
11月26日,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赋予南平“建设好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新定位新要求。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
南平市创造性提出围绕武夷山国家公园这个重点保护区外围划定4252平方公里“缓冲区”,涉及武夷山、建阳、光泽、邵武四个县(市、区)的31个乡镇(街道)、203个行政村,在空间上按照保护协调区、发展融合区两类空间,实行差异化圈层分区管控。
利用大的“外圈”来保护好武夷山国家公园这个核心的“内圈”,这个缓冲区称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简称“环带”。
251环线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
251风景道,寓意“爱武夷”,全长251公里,按主题特色分四段:
南源岭 (0公里起点)—— 黄坑镇 :
为生态探索之旅,展示“碧水丹山,生物之窗”的特色主题;
黄坑镇 —— 莒口镇 :
为乡村度假之旅,展示“林海竹乡,山水人家”的特色主题;
莒口镇 —— 五夫镇 :
为历史人文之旅,展示“理学之邦,人杰地灵”的特色主题;
五夫镇 —— 南源岭 :
为山水茶之旅,展示“万古山水,万里茶道”的主题特色。
这个暑假,欢迎全国各地大中专学生
一起组队参与
“行走环带•发现环带之美”
赴一场与俊秀山水
厚重文化、兴业热土之约
活动组织
共青团南平市委
闽北日报社
活动时间
组队报名:即日起至6月底
实地实践:7月—8月
作品评选:9月
成果展示:10月
队伍征集
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
南平籍在校大中专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队
实践范围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带:涉及武夷山、建阳、光泽、邵武四个县(市、区)的31个乡镇(街道)、203个行政村。(可自行选定开展区域)
实践内容
围绕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五大行动”: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文旅融合发展行动、乡村振兴示范行动,针对实践范围自选角度参与。
1.“行走环带”课题调研实践:深入调查各地生态保护、绿色产业、乡村振兴、地质科学、传统文化、生物多样性、古村古建筑等方面,做各类资源本底调查,以调研报告形式提交课题调研实践成果。
2.“发现环带之美”文化体验实践:行走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用自己的视野和体验,挖掘、发现环带之美,通过互联网渠道,利用抖音、新浪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制作发布短视频、图文作品展示所见所闻所感,让更多人了解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领略“环带之美”。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进行队伍申报
礼遇激励
采用评审制对各支队伍提交的调研报告进行评选,根据线上短视频、图文作品传播量评定奖项。优秀调研报告、短视频、图文作品将给予适当奖励,并进行线下成果展示。
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现代化先行地贡献青春力量
欢迎报名参与
“行走环带•发现环带之美”专项行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