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对畅通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循环,刺激城乡汽车消费具有重要意义,也能给民众出行方式升级带来实际优惠,并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开展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具体成效如何?遭遇到了怎样的困境?该如何破解新能源汽车下乡难问题?
带着上述疑问,2023年2月开始,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潘晨晨、崔菲、罗婷三位同学就新能源汽车下乡难问题,针对安徽省十六地市的200个乡村展开了一项深度调研。
新能源汽车下乡面临的困境
2022年,安徽省开始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并出台了系列政策,如《关于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若干政策举措》《关于支持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提出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鼓励各地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等给予补贴;鼓励各地对政府定价的共同停车场(点)停放新能源汽车当日首次一定时间内免收停车费;鼓励发放信用消费贷款,推广“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模式,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安徽原定在合肥、淮北、六安、芜湖、安庆举办新能源汽车下乡专场活动,然而,受到疫情影响以及其他原因,2022-2023年,只有芜湖与淮北顺利举办了该项活动。
2022年9月29日,芜湖率先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专场活动,活动举办地点是芜湖市步行街,活动持续一个月。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芜湖市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购置补助、停车费减免、厂家让利、优先通行等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鸠江区当天发放300万元的购车消费券,在规定的时间内,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直接抵扣;市交投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停车等方面给予优惠;参与的车企包括奇瑞、比亚迪、江淮、长安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共十余款车型。
同年12月16日,淮北市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国购汽车文化园新能源智慧展示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淮北市人民政府、省汽车行业协会主办。该活动一直持续至2023年2月16日,共三个月时间,淮北市交控集团对活动期间购置参展车型的前200台,每台补贴3000元充电卡;淮北城泊公司给予新能源汽车停车费减免的优惠。
调研发现,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面临以下困境:
第一,补贴方式不妥,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的特殊性。芜湖的补贴为消费券,需要在规定时间段通过微信与支付宝领取,淮北市的为3000元充电卡(200名)。该种补贴方式并没有让农村消费者拿到真金白银。一方面,乡村的主体是60岁以上的老人,通过微信或支付宝领取消费券,或是争抢200个充电卡,这无形之中设置了一定的技术门槛,将之排除在受益群体之外;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另外一个重要群体——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并不一定能够及时得到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消息,更别提通过微信与支付宝,或者前往活动举办地领取补贴。简言之,只有少数群体能够拿到补贴。
第二,活动举办不“近”,没有真正下沉到农村地区。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下乡专场活动芜湖场与淮北场均在市中心闹市区举办,远离农村。即便市中心人流量大,但却并不是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目标人群。这使得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浮在表面,并没有真正走实走深。
第三,宣传力度不够,激励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查显示,乡村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政策了解度不高。尽管新能源汽车下乡旨在通过补贴、减少购置税等方式刺激乡镇消费者的购买欲,但是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宣传工作当下做得并不到位。其主要通过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特定时间段内的推送,相关信息对村民的触达率并不高。此外,该宣传仅限于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期间,并未形成长期持续性报道。
第四,新能源汽车种类偏少,其对乡村居民吸引力低。参与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车型种类单一,未较好满足村民用车偏好。第一,村民更青睐坚固耐用车型。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不止是出行工具,还是生产工具,对车辆质量要求更高,而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车型在坚固耐用方面还有所欠缺。第二,舒适度差。小型新能源车,如五菱宏光mini,只有两个车门,如果想坐后排,需要按动前排座椅,方能进入车内,极为不便。
新能源下乡如何跑出加速度
调研团队认为,破解下乡困境,需要政府端调整策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助推新能源汽车下乡跑出加速度。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长期化。本次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安徽省并未实现全年度覆盖,而是特定的月份,或限制名额,缺少普惠性。这严重阻碍了下乡活动的真正见实效。因此,应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常态化,且对消费端的补贴长期化。
二是执行层面因地施策,防止形式主义。通过对淮北、芜湖两地政府人员的深度访谈发现,其所举办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并没有真正深入农村,而是选择在城市较为繁华地带开展,面向所有人群。
三是加大宣传提高对新能源车接受度。政府联合媒体加大活动宣传力度,适当增加活动频率。活动期间利用线上购车节、云端车展、直播售车、线下专场活动(线下主要面对农村人口)等形式,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联系,利用“村村通”网络,通过新闻报道、专家评论、互联网等传统媒体+新媒体方式加大宣传。
四是协助成立新能源汽车下乡大联盟。可探索在政府主导下推动建立新能源汽车下乡联盟,参考山东省巾帼返乡下乡创业联盟、广东省绿色建材下乡联盟、青岛建筑师下乡联盟等成功做法,由成员车企共同建立售后网点、承担售后服务,分摊成本,扩大服务覆盖面。
破解新能源汽车下乡难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精准施策。相信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将会真正见实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