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会理新安傣族乡泼水节热闹开幕,为期三天的狂欢活动邀你带上亲朋好友,一起来感受大美新安傣族群众的热情,品尝傣家特色美食,体验独具川滇特色的傣家风情。
新安傣族乡地处会理西南,是四川省唯一的傣族乡,也是我国第四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四川省最大的移民搬迁安置乡。这里阳光充足、水资源丰富,香蕉、芒果、木瓜等热带水果和早市蔬菜品类繁多,独有的傣家米酒和酸辣可口的手抓饭,也让人垂涎欲滴,新安傣乡绝对是一个让你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近年来,该乡依托独有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阳光康养、观光旅游、文化体验活动,一个攀西地区唯一具有热带风情与傣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区正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
泼水节是傣族最为隆重的节日。这一天傣家儿女身着节日的盛装,添加圣水、祭祀神树、洒水祈福、泼水狂欢……,一起祈求幸福安康,并互送祝福。
一大早,傣家象脚鼓队、铓锣队及手持竹筒酒的礼仪队已早早来到了寨子门前,与身着节日盛装的傣族小伙、姑娘们,载歌载舞,喜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为他们洒水祝福,献上竹筒酒和美丽的花环。
上午10:00,开幕式正式开始,由凉山州歌舞团、市文化馆和当地群众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拉开了活动序幕。傣家原生态歌曲《傣哥傣妹打歌来》、傣风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歌伴舞《傣家情》及《傣乡等你来》《邵多丽》《傣乡妹》《山灵》《赶摆归来》等一个个精彩节目,让游客既感受到了浓郁的傣家风情,又聆听到了傣家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演过程中穿插的敬竹筒酒及当地特色水果品尝活动,再次让游客感受到了傣族儿女的热情,大家在欢歌笑语中一起共度傣族新年,体验火热的节日气氛。
在吉祥如意的象脚鼓声中,庄严神圣的传统祭祀仪式开始了。泼水广场上,身着傣族服饰的少男少女依次出场,傣族少男抬着金色大坛,傣族少女一手捧着金色小坛、一手拿着树枝,同祭祀人员、傣族群众一起进行圣水祈福,并将从新安江边取来的圣水洒向在场的所有观众,让大家一起接受傣族人民浓情化雨的洒水祝福,也用圣洁之水洗净一身尘埃,消灾除难、驱邪除污,求吉祥如意,迎来美好而祥瑞的大好时光。
作为泼水节的重头戏,泼水狂欢在泼水广场激情上演。广场上水盆、水桶、水枪全部上阵,实在没有工具,双手也行,大家或三五成群,或单独出战,共赴一场水的盛宴。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水花在空中飞舞盛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洒,飞舞的水花和鼓声、尖叫声、欢呼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好一派热闹的景象。“泼湿一身,幸福一生”,纵然全身湿透,依旧笑声朗朗、兴致高涨。
新安不仅有傣族文化,还有着上千年的古战场遗址和猴子洞考古遗址,人文底蕴深厚。本次活动还组织了川滇傣族文化第一届交流研讨会,在马鞍桥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外省来宾一起就傣族服饰、歌舞、语言、民族文化传承等进行研讨。
到了傣乡,一定要品尝傣乡美酒和美食,米酒和傣家簸箕宴就是其中的代表,傣家特有的生、鲜、酸、辣,再配上当地生态土鸡、腊排骨、特色卤肉、地道黑山羊和早玉米、黄豆、番木瓜、小米蕉,一桌独具特色的簸箕宴让你吃了还想吃。
夜幕降临,篝火晚会让夜晚瞬间沸腾起来,游客们围着篝火,欢快的跳着傣族嘎秧舞和象脚鼓舞,在惬意的晚风中,结束美好的一天。
“水韵傣乡 风情新安”。仪式感满满的迎宾、精彩的文艺演出、神秘的祭祀活动、激情四射的狂欢泼水和美味的傣家美食,吸引了数万游客的到来,大家在金沙江畔的大美新安载歌载舞、尽情狂欢,一起体验水的活力与热情,一起欢度别样的人间四月天。
会理文化厚重,除了傣乡泼水节这样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外,还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城、渊远深厚的人文历史、彪炳千古的红色文化,更有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和秀色风光。2022年,会理接待游客 280.5万人次、同比增长5.78%,实现旅游收入18.17亿元、同比增长 5.6%。未来,随着德会、宜攀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进会通道更加便捷多元,预计到2025年,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将双升双增,年旅游接待达到千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收入实现百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