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援疆、产业援疆、文旅援疆……自2020年初浙江丽水市第十批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丽水援疆指挥部因地制宜、多管齐下推动新和县高质量发展。
不断提升新和县民生福祉
新和丽水中学、新和丽水小学、图书馆、便民服务中心、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等惠民便民的示范样板重点工程。三年来,实施项目共85个,投入援疆资金3.7亿,民生援疆硕果累累,不断提升新和民生福祉。
2022年9月,总投资1.4亿元的丽水中学项目建成投用。此前,新和图书馆、便民审批服务中心、全县各乡镇卫生院、丽水小学多功能厅、丽水幼儿园等一批重点援疆项目如期竣工投产。基本完成新和县教育医疗的基础设施援建任务,做到“三个率先”,一是率先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全面规范项目流程。二是率先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全面监管项目建设。三是率先完成富民安居工程。
十年来,援疆补助资金共计投入了3.32亿元,尤其是新和县37907户农户中,有85.9%共计32578户住上了援疆资金援助建设的农村安居房,更有全县48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95.4%共计4626户通过援疆补助资金大力支持而实现了住房安全保障并顺利脱贫。
“输血”+“造血”+“活血”
产业是发展之基、是富民之力,更是发展之动能。2020年以来,在新和县,丽水援疆指挥部产业援疆“输血” +“造血” +“活血”三管齐下,以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品牌打造为抓手,围绕核桃、红枣、新和鸽、西门塔尔牛等新和当地特色农产品,大力实施“万亩亿元”“十城百店”“百村千厂”等工程项目,构建市场体系、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增收致富、赋能乡村振兴,产业援疆取得累累硕果。三年来,通过产业援疆,帮助销售农产品7.5万吨,销售额约10亿元,成功带动2100户农民增收脱贫。
一直以来,丽水援疆指挥部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按照“招得来,落得住,能发展”的招商思路,从新和县优势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实际出发,筑巢引凤助发展。小分队驻点招商“走出去”、组织推介活动“引进来”、引进项目迅速“落得下”提振经济发展活力;坚持以产业培育为主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新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坚持生态援疆,建设丽-新援疆友谊林,助力新和县取得新疆首张“碳中和证书”;坚持品牌打造为引领,为新和县打造阿克苏地区首个县域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都护臻品”,全面提升了新和农特产品的附加值、影响力和知名度。
“作为浙江援疆人、丽水援疆人,我们始终秉持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学习发扬胡杨精神、柯柯牙精神,牢记援疆初心使命,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以‘丽水之干’爱疆建疆、融疆兴疆,而产业援疆是其中的重要抓手。”新和县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丽水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吕晓东说。
让“天籁之音”更加动听嘹亮
天籁出渭水,古音彻九霄。
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距离新和城区6公里,现有326户1295人,耕地面积3024亩,是新疆最富地方特色的民间乐器制作地之一,乐器制作已有数百年历史,全村有106户、300余人从事乐器制作,共有27类、50余种,几乎涵盖所有维吾尔族传统乐器,享有“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美誉。
2011年开始,丽水援疆指挥部一届接着一届干,和新和县委、县政府同心协力,以文旅援疆为主线,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精准顶层设计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活化非遗保护传承,先后投入2000多万援疆资金,实施加依村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积极打造“天籁加依”乡村旅游品牌,将一个古老传统的村庄打造成了集乐器制作、乐舞展示、民俗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美丽新农村和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景区。
2015年2月,加依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5年9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2020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丽水援疆指挥部助力天籁加依景区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2022年,投入援疆资金 85万元进行文旅事业建设。截至目前,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0余万元。特色手工乐器制作也成为加依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全村乐器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2022年1月,丽水援疆加依村文旅发展入选国家对口援建典型经验做法,文旅援疆交出一份亮丽答卷,丽水援疆指挥部与新和县携手奋进,共同谱写了加依村乡村振兴的精彩华章。
供稿单位:丽水市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指挥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