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玻尿酸已占领了美容护肤领域原料端的最大市场,并成为被中国化妆品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原料之一,那么,重组胶原蛋白将作为美容项目及化护肤品行业的又一个“芯片级”原料,一直以来由于胶原蛋白生产制备成本较高,其应用大受限制,因此以合成生物学方式获得的胶原蛋白毫无疑问是未来的“潜力股”,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真正角逐时代已经到来。
众所周知,随着年龄增长,人们身体上的胶原蛋白都在逐渐流失。各种皮肤衰老,包括细纹产生、肌肤屏障脆弱、皮肤愈合变慢、失去弹性,容易暗沉,都是胶原流失带来的问题。而抗皱紧致和强韧肌肤屏障的关键就是让皮肤产生更多的胶原蛋白。
相比于传统的动物源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在不改变人的天然胶原蛋白序列的功能下,克服了传统方法提取胶原蛋白的大多数缺点如病毒隐患、排异反应、不易溶于水、细胞毒性、不易加工性、质量不可控等。重组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在72℃以上,远高于动物源胶原蛋白37℃~40℃的变性温度,因此重组胶原蛋白更容易运输和储存。而同时,重组胶原蛋白制备技术壁垒也更高,因此对企业的研发技术水准要求也高。
得益于巨子生物等一系列重组胶原蛋白企业的发展,重组胶原蛋白护肤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以功效性护肤品市场为例,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自2017年至2021年,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的渗透率从6.3%增至了14.9%,预计将从2022年的17.6%进一步增加至2027年的30.5%。此外,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的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839.8百万人民币增长至了2021年的46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52.8%,并预计将进一步从2022年的72亿人民币增长至2027年的645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55%。
随着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步入规范化发展,重组胶原蛋白背后所代表的合成生物学领域也正在涌现着国产科研力量。不管是《胶原蛋白材料》入选“先进化工材料关键技术丛书”,还是以巨子生物为代表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探索重组胶原蛋白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上游端围绕原料展开的激烈战场里,各大企业参与原料核心技术研发的热情也明显提升。
以重组胶原蛋白的标杆企业巨子生物为例,其已经构建起了一个重组胶原蛋白分子库,包含三种I型、II型和III型三种全长重组胶原蛋白和25种功能强化型重组胶原蛋白及5种重组胶原蛋白功效片段。并且,在此基础上,巨子生物还开发了由四种主要重组胶原蛋白(重组I型人胶原蛋白、重组III型人胶原蛋白、重组类人胶原蛋白和mini小分子重组胶原蛋白肽)组成的仿生组合。
以创新科技推动行业的发展进步,以多元化的产品布局拓展产业化应用,重组胶原蛋白是否能成为下一个“玻尿酸”,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