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单位是面对群众、服务企业的第一“门面”。今年以来,宁夏区直机关工委以“五亮”行动为抓手,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以机关党建促进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政务服务窗口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神经末梢”,是展现治理效能的“第一考场”。从证照办理的一张张表格到政策咨询的一次次解答,“小窗口”里藏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映照着干部作风的真实模样。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网通办”,各地通过应急帮扶、寒冬送暖等举措解决居民急难愁盼。例如,新地号街道通过网格员快速响应空巢老人求助、社区工作人员帮助独居老人解决供暖问题等案例,展现了基层窗口服务的温度。
“窗口”虽小,承载的却是民生大重量。群众到窗口办事,盼的是效率,求的是顺心,而一句耐心的解释、一次主动的指引,都是化解办事焦虑的“良方”。冷漠的态度、推诿的言辞,只会拉大与群众的距离。“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窗口服务的核心在于“走心”。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感受放在首位,多站在办事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将心比心对待每一次咨询、每一份材料,用“换位思考”的温度消除流程壁垒,以“共情服务”的诚意打通民生堵点,让群众在“小窗口”前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每一个“小窗口”都是服务群众的“前哨”,每一次优质服务都是凝聚民心的“纽带”。窗口单位大多为女性工作人员,她们共同构成了一支默默奉献的队伍,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小小的窗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窗口服务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为群众办实事,既要有站得高、看得远的胸怀和眼光,也要有不弃微末、久久为功的精巧细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是每一个不动产登记人的使命,他们致力于让发展更有温度,让民生更有厚度。
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小窗口”里践行初心使命,用真心、专业与创新,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小窗口”持续释放“大民生”的温暖与力量。
文/张艳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