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人才是激活县域活力的核心要素。县级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本土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新发展阶段,推动县级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
当前,我国县级中职教育正处于提质培优的关键时期。我们看到,一些地方的县级中职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布局,成功实现了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部分学校仍面临着办学特色不鲜明、师资力量薄弱、实训条件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等现实困境。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进改革创新。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产教融合之路。县级中职教育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紧密对接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设置和动态调整专业,实现“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推动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增长才干,实现毕业即上岗、出校门进厂门的无缝对接。
必须坚持不懈地强化内涵建设。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要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内培外引、校企互聘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建设符合产业需求的实训场所。深化“三教”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必须坚忍不拔地优化发展环境。要着力破除“重普轻职”的观念壁垒,加大对职业教育政策红利和办学成果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打通中职教育上升通道,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学生看到成长的希望、发展的前景。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在资源配置、政策支持上给予更多倾斜。
人才培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县级中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关乎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关乎万千家庭的幸福生活,关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推动县级中职教育迈上新台阶,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梓潼县七一高级职业中学校 梁金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