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贾潮江精神砥砺党员干部使命担当
在燕赵大地的热土上,73岁的铁路退休党员贾潮江用一把推子、一个工具包,书写了长达60年的奉献传奇。他的事迹如明灯照亮初心之路,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践行使命担当树立了鲜活标杆。
六十多载春秋,他以"久久为功"的坚守诠释党性本色。党性的纯粹,从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而见于日复一日的坚守。从13岁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萌生义务理发念头,到73岁仍奔波在服务群众的路上,贾潮江同志用一辈子的坚持给出了答案。60年间,他骑坏15辆自行车,用坏77把推子和40把剃刀,足迹遍布十几个省份,行程累计80多万公里,义务理发达40万人次。即便面对"假雷锋""贾傻帽"的误解与嘲讽,他始终以"姓贾但做真事"的坦荡初心,将"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刻进每一次理发的细节里。这种"一辈子做好事"的坚守,正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最生动的注脚。
六十多载春秋,他用"枝叶关情"的实干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的初心,藏在群众急难愁盼的回应中。在玉田县光荣院,贾潮江同志从1978年起每月上门,为军烈属理发、洗衣、打扫卫生,一干就是一整天,累到握不住车把也未曾间断;在铁路岗位上,他自掏腰包为失窃旅客补票,为生病旅客寻医问药,让旅客"坐了老贾的车厢就像到了家";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带头为灾区捐款捐物近7万元,资助十多名失学少年重返校园,把温暖送进最需要的角落。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30年的义务服务,到社区街巷里的点滴善举,他用"急群众之所急"的实干,诠释了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六十多载春秋,他凭"淡泊名利"的境界涵养清廉本色。共产党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而非索取。贾潮江一家五口曾长期挤在岳母家的青砖瓦房里,面对妹妹"开理发店贴补家用"的劝说,他始终坚守初心,将全部精力投入义务服务。卧室里500余册泛黄的留言本、冰箱旁堆放的旧理发工具,比任何财物都珍贵;"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比任何奖章都让他热血沸腾。这种"心里装着大家,唯独疏忽小家"的取舍,正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清廉境界。在利益诱惑面前站稳脚跟,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方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不是泉比泉还清,不是酒比酒还浓,那是贾师傅的雷锋精神。"留言册上的赞誉,正是群众对合格党员的最高认可。贾潮江的推子会生锈,但雷锋精神永不褪色;岁月会流逝,但初心使命历久弥坚。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他为镜,用坚守诠释忠诚,用实干践行使命,让为民初心在岁月长河中愈发璀璨。(玉田镇人民政府程思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