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青年干部扎根基层,还是学子深入一线,唯有把书桌搬到实践现场,在解决真问题、处理真矛盾中摸爬滚打,才能真正学懂真知、悟透真谛、磨硬本领,让成长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力。
在实践中求真知,要跳出书本滤镜看现实,把死知识用活。校园里学的政策理论、专业知识,若只停留在笔记上、试卷里,永远是“纸上谈兵”;只有走进实践场景,才能真正懂其内涵、用其精髓。就像青年干部学乡村振兴政策,在课堂上背得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要求,到了村里才发现,得蹲在田埂上跟农户算“种粮补贴怎么领、特色养殖风险在哪”,才能把政策讲得让村民听懂。实践不是重复书本,而是让知识对接现实——看政策落地时卡在哪、听群众需求与理论有啥差距,在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里,学到书本上没有的活知识,这才是真真知。
在实践中悟真谛,要褪去旁观者心态察本质,把小体会沉淀成大感悟。实践里的真谛,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而是藏在办一件小事、解一个小忧的细节里,得带着真心去感受、去思考。比如年轻干部处理邻里纠纷,一开始可能觉得按规定判对错就行,可当看到因停车位争执的两户人家,在他牵头“错峰停车、共享车位”后重归于好,才会悟到基层治理的真谛不是讲法理,而是解人心。这些感悟,不是坐在办公室想出来的,是在与群众打交道、跟现实硬碰硬中悟出来的——悟透“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分量,懂透“实事求是”的本质,才算抓住了实践的“真内核”。
在实践中磨本领,要敢接烫手山芋练硬功,把犯过的错变成成长的梯。本领的硬气,从来不是顺境里练出来的,而是在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的过程中,在碰壁、纠错、再尝试里磨出来的。就像青年干部驻村干部,一开始帮村里引产业,没调研就引进果树苗,结果因气候不适全枯死,他没气馁,跟着老农学土壤、跑农业局问技术,最终帮村里种成高产茶叶,练出接地气的调研本领。实践里的难,不是拦路虎,而是磨刀石——敢面对办砸的事、敢解决棘手的问题,在“在干中学、在错中改”,才能把“生手”磨成“熟手”,把“软本领”练出“硬底气”。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实的课堂。少一些“纸上谈兵”的空想,多一些“脚踩泥土”的行动,在实践的“大熔炉”里多经历、多思考、多锤炼,才能让学到的真知更扎实、悟到的真谛更深刻、磨出的本领更过硬,真正把成长的根基扎在实践的沃土上。(文/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