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底色是奋斗,奋斗的舞台在“熔炉”。新时代青年的成长,从不是“坐等机遇”的轻松蜕变,而是主动走进“熔炉”,在摸爬滚打里壮筋骨、在攻坚克难中长才干,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奋斗光芒。
青春在“基层熔炉”里扎根,奋斗才有“泥土芬芳”。基层是最贴近群众的地方,也是最能磨砺青春的“大课堂”。在村头巷尾,青年干部不是坐在村委会看报表,而是跟着老党员走家串户,帮留守老人收庄稼、替返乡青年跑创业手续,把村里事当成自家事;在社区网格,青年社工不是守着办公桌填台账,而是拎着工具箱帮居民修水管、组织四点半课堂照看留守儿童,用跑腿多一点换群众笑脸多一点;青春在基层“熔炉”里,褪去的是“书生气”,炼出的是“接地气”,奋斗的脚步踩在泥土里,才更扎实、更有分量。
青春在“攻坚熔炉”里淬炼,奋斗才有“硬核力量”。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能锻造青春的“铁肩膀”。在实验室里,青年科研人不是怕失败、不敢试,而是盯着芯片研发、新能源攻关等难题,用啃硬骨头的韧劲,在一次次试验失败后咬牙坚持,直到数据达标、技术突破;在防汛救灾、应急处突现场,青年党员、志愿者不是往后退、等安排,而是主动亮身份、冲在前,扛沙袋、救被困群众、送救灾物资,用肩膀扛起保大家的责任。青春在攻坚“熔炉”里,熬掉的是“娇气”,炼出的是“骨气”,奋斗的汗水洒在险滩上,才更滚烫、更有力量。
青春在“创新熔炉”里闪耀,奋斗才有“时代亮色”。新时代的青春奋斗,不是“跟着走、照着干”,而是用创新思维破局、用新鲜视角解题,让青春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在乡村振兴中,青年创客不是照搬城里模式,而是结合村情搞直播带货,把土特产卖向全国;办共享农场,让城里人种菜、村民增收,用新点子激活乡村活力;在基层治理中,青年干部不是守着老办法,而是利用短视频讲政策、建线上议事群收集民意,让治理更接地气、更懂年轻人;青春在创新“熔炉”里,丢掉的是“守旧思维”,炼出的是“创新锐气”,奋斗的智慧用在新赛道上,才更鲜活、更有价值。
新时代青年不必怕吃苦、不必怕受累,主动走进基层、攻坚、创新的“熔炉”,以奋斗为笔,在火热实践中写下青春的答卷,才能让青春的价值,在服务人民、奉献时代中熠熠生辉。(文/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