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8 日,以 “携起手来、共建共享主动健康生态” 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上海主动健康大会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虹口院区圆满落幕。大会由上海研究型医院学会、长三角医院联盟、台州主动健康学会联合主办,通过主旨论坛、专题演讲等多元议程,搭建起主动健康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高端交流平台,吸引学界、企业界聚焦 “科技赋能健康” 核心议题。

开幕式共识:打破壁垒,推动医疗从 “被动治” 到 “主动防”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兴东在开幕式致辞中直言,新一轮科技革命正重塑健康服务格局,需以多学科协作为桥梁,推动影像技术与主动健康理念深度融合,最终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服务体系。

作为大会主席,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院副院长、上海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动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周永教授 —— 这位我国主动健康领域的先行者,进一步点出行业核心方向:“主动健康生态建设,关键在打破学科‘围墙’,推动医疗模式从‘生病再治’的被动模式,转向‘提前干预’的主动模式。” 他同时透露,其团队已在智能健康监测、慢病防控等领域突破多项技术瓶颈,为理念落地提供了 “硬支撑”。

主旨论坛:硬核科技勾勒健康未来 “路线图”
当天的主旨论坛堪称 “科技盛宴”,多位顶尖专家带来的前沿成果,让主动健康的未来图景清晰可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丁铭教授重磅揭秘 “新型无液氦脑磁图技术”—— 这项医工交叉创新成果,不仅打破传统设备对液氦的依赖,更将脑科学诊断精度提升至新高度,为脑部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提供 “新利器”;
阿里达摩院语言科学实验室高级算法专家徐挺洋,分享 “生成式多模态医疗模型” 的最新探索:通过 AI 技术整合影像、病历、基因等多维度数据,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准的决策参考,让 “智能诊疗” 离患者更近;
基因科技、医院管理、医疗器械领域专家还围绕 “基因组检测如何助力慢病预防”“智慧医院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医疗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等议题展开热议,凸显主动健康生态 “多领域协同、全链条发力” 的特点。

派凡科技企业实践数智赋能临床:AIoT 技术让健康服务 “落地见效”
在分论坛的 “实战分享” 环节,派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CEO 陈俊杰带来的案例,让 “科技赋能临床” 不再是抽象概念。主题演讲《数智赋能临床:物联网与 AI 技术的应用创新与实践探索》,详解了六大 AIoT 解决方案如何覆盖临床全场景:
AIoT 主动健康系统实时监测健康数据,让 “早预警” 成为可能;
智慧院感手卫生方案用智能监测筑牢院内感染 “防线”;
智能护理系统减轻医护人员重复工作负担;
心肺音 AI 智能管理系统、IVF 生殖中心 AI 安全操作平台,为特殊诊疗场景提供 “精准护航”;
基于 EMC 节能模式的物联网智慧医院方案,还为医院降本增效提供 “绿色路径”。

陈俊杰表示,企业始终以 “临床需求” 为导向,目前已在智慧医疗信息化、主动健康大数据领域推动新质生产力落地,未来将继续深化 “科技 + 医疗” 融合,为主动健康生态注入更多产业力量。
结语:多方携手,让主动健康惠及每一个人
这场大会不仅是一次 “思想碰撞”,更是一次 “行动集结”—— 学界明确技术方向,企业提供落地方案,多方通过 “产学研用” 协同,将 “共建主动健康生态” 的共识转化为具体实践。正如周永教授所说:“只有持续打破边界、创新融合,才能让主动健康从‘大会议题’变成‘全民福利’,真正守护每个人的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