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游戏素养活动终于来了,我们从暑假第一天就开始期待了!”北京房山区行宫园社区的家长激动地表达着对游戏共创工坊的热切期盼。这是一份父母发自心底的信任,更是“爱育未来——游戏素养计划”探索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引导儿童青少年关注社会议题的光荣使命。
今年以来,项目在北京已累计开展游戏共创工坊活动28场,服务683人次,主要集中在朝阳区的10个街乡以及房山区的两个社区。项目活动在北京落地实施不仅重数量,更抓质量、重创新,在细节之处不断打磨和升级,活动中不断涌现新亮点,家长口碑和家庭需求反馈均超预期。
与街道、社区联动,系统性解决游戏沉迷问题
游戏共创工坊每次活动大约两小时左右,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到了真实游戏策划、设计及玩耍的乐趣。在活动之外,项目人员更关注这些孩子游戏沉迷背后隐藏的深层次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问题。
今年,为了摸底孩子们网络游戏的使用情况,工作人员精心设计了小展板,孩子们在签到时会在不同的游戏时长下边贴上小贴纸,对于游戏时间日均超过一两个小时的孩子,志愿者会在活动中重点关注,并在活动后与街道、社区取得联系,了解其学习情况、家庭背景等情况,共同商讨后续的解决办法。此类儿童多为隔代教育或者留守儿童,街道或社区会向家长推荐妇联组织的家庭教育课程以及青少年社会活动,从家长和孩子两个方面入手化解其游戏沉迷问题。
某次活动中,有家长反映同小组的一个女孩每天打游戏四五个小时,且有明显厌学倾向。志愿者立即向街道了解情况,女孩爸妈长期不在身边,老人也拿她没有办法,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厌学现状。工作人员不断鼓励孩子成为志愿者,劝说其作为小助理,并深入了解女孩的个性、喜好,挖掘她的亮点和优势,据此引导她参加适合的社会活动,在真实世界里找到自信和价值感。虽然此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中,但是这种系统性解决游戏沉迷问题的联动机制和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搭载品德教育内容,在孩子心中种下红色种子
朝阳区广泰华苑社区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了与此紧密相关的闯关桌游,玩家每一次跳跃可能会触碰到带有不同问题的红星,每颗红星隐藏着一个问题,每答对一个问题可以积分,分数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闯进下一关。
从细节入手优化,参与感和体验感大幅提升
“爱育未来——游戏素养计划”在北京落地已经是第三个年头,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很多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活动执行者们在很多环节都做了细致入微的调整和优化,孩子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了提升项目影响力,积极嵌入朝阳区各街乡的“家长学校”平台,以“菜单式”选课模式提供给街乡进行选择,不断扩大项目影响。
为了提升孩子们的责任感,今年的活动采用了“流动制作人”机制,让每个孩子轮流担任制作人,每个人都有成为团队领导的机会,使得他们能深度体验协调、沟通和决策过程,有效提升孩子们的责任感。
为了激活孩子们的思辨能力,活动结尾的分享环节增设了小组互评与提问。在小组介绍完自己的作品之后,其他小组可对其提出疑问,如“与主题是否相关”、“运行中有什么漏洞”,大家相互探讨,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明显提升。现场还采用了“提问加分制”,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发言积极性。
“爱育未来——游戏素养计划”北京项目点在不断打磨和用心精进之下,收获了众多家庭持续关注和参与。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校园、深入社区,让孩子们和广大家庭体验到项目带来的无限乐趣与成长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