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中铁十五局五公司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天兵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里所说的“天兵”,是指以中铁十五局五公司一级项目经理兼项目部负责人郭天兵和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曹瞻所领导的管理团队。这支中国铁建的“王牌军”在川陕大地连创佳绩,继所承建的陕西澄韦高速公路CWGS-1标项目以96分的佳绩获得2022年度陕西省公路建设市场施工企业信用评价“AA”级后,所承担的山花顶隧道及引道工程项目又以98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四川省公路2022年度信用评价施工企业A级。同时助力集团公司在四川获公路建设市场施工企业信用评价“AA”级,捷报传来,“天兵团队”的称号不胫而走。
“没有天降之兵,只有干中求胜。”这是项目负责人郭天兵对大伙常说的一句话。正如歌词所唱,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天兵团队”一项项荣誉是一个个中国铁建人拼搏汗水的凝聚。无论酷暑严寒还是繁星晓月,这支团队奋战在大山大川之间,质效并举,在苦干硬拼中筑牢每一寸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用汗水铸就品牌工程最耀眼的荣光。
(澄韦项目水稳摊铺)
时间回溯到2019年11月,澄韦高速开局就遇到一个大难题——征迁,项目工程建设红线用地1200多亩,红线内70余户房屋需要拆迁,周围樱桃园1000多亩,十几家产权单位的各类地上杆线和地埋管线迁改也错综复杂。困难面前,他们不畏难、不退缩,而是坚持“快”字为主,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最终取得了完成征地拆迁速度全线第一的好成绩。并一路“冲刺”,让工程全速推进,全线所有的分项工程“首件”都被他们收入囊中,担当、责任、水平全线领跑。
澄城至韦庄公路作为澄商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面临着煤矿采空区治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上跨铁路施工等诸多难题,为了保质量,进场伊始,项目就把陕西省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工艺,以及强夯、水泥土挤密桩、素土填筑等系列标准化施工工艺通过大会讲、小会考、班组会强调的方式让每位相关人员牢记于心,源头把控施工质量。项目进展中,强化实施“首件认可制”,根据工程特点制定47个分项工程首件工程实施标准,从施工组织准备、技术质量措施、施工方案审批、材料进场验收、试验配比审批、过程管控等各个环节,为全面质量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正是依靠这种精细化管理,业主三次在澄韦项目开展大型观摩会,并在2020—2022年连续三年获得AA级资质,被评为陕西省级平安工地“示范工程”和优秀项目。
(郭天兵办公照片)
2022年7月,刚刚完成澄韦项目的“天兵团队”来不及休息,又无缝衔接地开辟另一“战场”。负责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山花顶隧道及引道工程。它是王坪专推“一主四环四联”中大环线上的主要项目,该项目主线起于通江县诺江镇千佛村,止于城东厥溪沟,路线全长5.660公里,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王坪烈士陵园交通专项改善实施方案的重要项目之一,被称为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之路”。全段桥隧比83%,两座隧道均属长隧道,洞内地质条件复杂,面对再次“升级”的施工难度,郭天兵有效发挥团队智慧,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就开研讨会议协商改进工作方法,并成立了成本考核组、安全考核组、施工进度考核组,劳动纪律考核组等不同的考核小组,用团队间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郭天兵负责的澄韦项目、山花顶项目召开联合职工大会)
对于质量的管控,郭天兵可以说是管到细枝末节,有一次,他在检查施工时发现一钢筋笼配置有问题,于是连夜向技术员交代要求复核。最后确认计算公式标注错误。为了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他专门召开反思会,要求全部施工管理技术员工必须认真吃透分管分项工程的施工图纸,准确无误地细化并填写好技术交底书内容,每一位施工人员必须熟悉交底书内容,了解分项工程的特点以及设计图纸和工艺及质量的要求,杜绝交底书中的差错,消灭交底书中的误导,防止在施工中埋下质量隐患。
“在我们团队,每一个项目都像是一所大学校,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每个员工都可以做到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一清二楚,并始终保持协调一致。”
郭天兵告诉笔者,对于团队管理中,团队已形成自己的一套做法,第一步是建制度抓体系,第二步是做好人才培养,第三步是选好树好典型。正是依靠这三步曲,项目树正气,扬风帆,为施工建设提供了源动力。
“质”“效”融合共进,“苦”“拼”铸就荣光。“天兵团队”没有天降之兵,只有平凡奉献,但他们却用实际行动浇灌出“安全第一、品牌第一、自主创新、质效融合”的集体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优秀的团队在郭天兵、曹瞻的带领下,将始终发扬丰富经验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连续创造新的辉煌。
(中铁十五局五公司赵纯杰 国娜)